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,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,坚决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,确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消防安全,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决定从4月至10月在全国开展“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”消防安全执法检查专项行动。
一、专项执法检查时间
2019年4月开始至10月结束。
二、重点检查对象
商场市场、“多合一”场所、劳动密集型企业、公共娱乐场所、群租房、宾馆饭店、高层建筑、养老院、施工工地等9类重点场所。
三、重点检查内容
1、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;
2、防火分隔不到位;
3、疏散通道不畅通;
4、违规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;
5、消防设施损坏停用;
6、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;
7、重点岗位人员责任不落实;
8、日常管理机制不健全;
9、宣传教育培训不深入。
四、社会单位任务
1、单位自查自改。
督促各单位对照检查标准,自主评估风险、自主检查安全、自主整改隐患,向社会公开消防安全责任人、管理人,并承诺本场所不存在突出风险或者已落实防范措施。5月底前,9类场所将评估结果、自查自改、消防安全承诺情况书面报告当地消防部门。
2、行业集中排查。
各级安委会组织相关行业部门按照规定的消防安全职责和检查重点、要求,结合单位自查自改情况,逐类场所、逐类风险进行排查,分门别类建立排查台账。针对突出风险,组织行业部门、重点企业、连锁集团召开座谈会,通报情况、提出建议、督促整改。8月底前,相关行业部门将排查情况书面报送当地安委会办公室。
3、严格执法检查。
消防部门根据单位自查自改和公开承诺情况,强化执法检查,发现在自查、排查中弄虚作假或存在突出风险隐患的,依法从严从重惩处,坚决挂牌一批、公告一批、曝光一批、处理一批。对亡人和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火灾逐起组织调查,依法严惩事故责任单位和人员。
4、综合施策推进。
对严重失信、隐患久拖不改的单位及其负责人,纳入消防安全失信“黑名单”,实施联合惩戒。落实举报奖励制度,发动群众举报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。对风险突出、情况复杂的,采取专家指导、执法服务等方式,帮助查处推动解决。
5、深化专项治理。
深入排查9类场所电气安全隐患,重点治理私拉乱接电气线路、超负荷用电等问题。组织对高层建筑、大型商业综合体、电动自行车、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治理进行“回头看”,巩固治理成效。各地结合辖区火灾规律特点,开展针对性治理。
6、突出重点防范。
第二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、世界园艺博览会、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,各地按照“以面保点、整体防控”的思路,在确保涉会场所绝对安全的基础上,重点针对9类场所和9类风险,加大管控力度,确保社会面火灾形势平稳。
|